记者: 白振华 昌龙利
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谈“笔墨”,您作为一位在“笔墨”上造诣很高的艺术家,您怎样认识“笔墨”这个问题呢?
刘永杰:中国画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绘画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国画中的“笔墨”文化,大凡绘画艺术,都有其表现对象的方式,笔墨就是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也可以说是表现对象的工具,但中国画却赋予这个工具本身一种审美价值观,使其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比如对于笔墨有苍劲、滋润、老辣、灵动、棉里裹铁、力透纸背等等审美评价,而这些审美感觉是画家个人人格精神的表现,是个人心灵的外化。这些审美价值观大大超越了对于对象的审美价值追求。把绘画艺术对于客观的审美,扩展到人的精神的审美,客观是有限的,而人的精神是无限的,可见中国画笔墨的文化价值地位。我这样概括笔墨的价值:笔墨在中国画中的作用分三个层次,第一,笔墨是中国画表现对象的工具,是一种造型的方式;第二,笔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用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正、侧、顺、逆的形式美;第三,也就是最深层次,笔墨是个人人格精神的外化、迹化。
记者:您怎么理解“笔精墨妙”这个观点?
刘永杰:“笔精墨妙”是中国画的一个品位要求,浅显的说,是用笔很精彩,用墨很绝妙。深入的探究,笔精墨妙是中国画艺术精神的精湛的运用,应该包含言简而意赅、笔简而意周,以很少的笔墨中恳的传达了对象的本质精神;浓、淡、干、湿、点、线、面形式,有节奏韵律,妙趣横生等内容,最终要给人以扑面而来的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精神气息。
记者:主题性创作是否和写意精神有着某种不可协调性?
刘永杰:从中国画的总体艺术精神上说,不存在这个问题,和其他绘画一样,中国画的最终目标也是反映对象的“神”的,笔墨的艺术价值是以反映“神”为标准的。但在中国人物画的一些情况中,形象刻画与笔墨的艺术趣味性是有一定的冲突的,比如要表现一个有名有姓的英雄人物,形象的客观准确与笔墨的主观艺术追求,二者之间的价值取向是不统一的,在中国人物画实践中,不同的风格或者不同的内容都只能是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你要形象的客观准确,就难以用笔淋漓酣畅,你要用笔淋漓酣畅,就难以深刻的刻画形象(这里特指有名有姓的人物形象),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中,笔墨艺术成就的高峰是在写意山水花鸟画上,写意人物画的成就相对滞后,除了文人处世思想价值观以外,人物的客观形象的特殊性也应是原因的一种。
作为人物画,艺术规律赋予其一个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人的本质精神的社会使命。作为中国人物画,就是以中国画的艺术方式来完成这个社会使命,这就给中国人物画提出了比别的绘画要多的研究课题和任务。当然,最终还是百花齐放,不同取向(写实的,笔墨情趣的)只要能达到高超的地步,都是好的。
记者:艺术的日益市场化是否和传统国画精神有着某种不协调性,比如传统意义上的“高蹈心境”日益受到消蚀,这会不会影响国画艺术的健康发展?
刘永杰:首先应该承认,市场的繁荣是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反过来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的繁荣也应是艺术事业繁荣的表现,并成为艺术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市场有正常的情况,也有不正常的现象,正常情况下价格与价值是相对应的,不正常情况下,价格与价值是背离的,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是正常社会生产的破坏力。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因为市场的规律是以逐利为目的的。艺术市场还有其特殊规律,因为艺术市场的商品是精神产品,精神产品的价值不能像实用产品那样可以用指标来测算,而市场的逐利性导致了艺术市场的混乱现象发生。一是低品位的产品涌入市场,因为生产简单,而导致价格低廉;二是作品本身的价值不被重视,而只青睐于作品价值以外的附加因素,如作者的宣传力度,作者职位的高低,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艺术事业的发展,导致一些真正按照艺术规律进行探索的艺术家,得不到相应的资金回报而制约了他们的继续探索。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艺术市场毕竟是艺术事业的推动力,艺术市场也毕竟是越来越走向成熟,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也应该越来越走向统一,也必然走向统一。
记者:请您谈谈您对中国人物画学习的一些个人见解
刘永杰:中国画的教学,在现代中国画教育界一直有争论,争论的话题很多,看法也不一而足,各有各的理由,我在这里不一一分析,仅就个人的见解简单谈一下。
中国画是个民族传统绘画,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从审美理念到艺术方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这些辉煌和骄傲是我们的过去,我们现代中国画的任务应该是继承传统,并使传统进一步发展。所谓发展就是创新,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笔墨当随时代”。要感知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精神,才能启迪自己的心智。按此要求,我认为中国人物画学习应从事如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造型能力的训练,西方素描是一个很好的绘画基础课训练方法,它不仅训练学生深厚的造型能力,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训练学生对于客观生活的美的感知能力,和培养对于众多因素整合统一的整体关系的驾驭能力,这个基础能力是很重要的;二是传统艺术观念的领悟,中国画不是使用中国画的工具画的画就是中国画,中国画的艺术精神要在传统经典作品的临摹中领悟,通过临摹接受中国传统画的艺术精神基因;三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修养,文学、诗词、戏剧、甚至中医、中国武术中都沉淀着传统文化理念;四是关心生活,关心人,关心生活和关心人不仅是人物画的目的,也是一种思想修养和审美能力修养。人物画作者的思想境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人物画是画思想的。
记者:您对中国画的未来有哪些展望?
刘永杰:时代进步的节奏是加速度式的越来越快,社会生活的变化可能是越来越大,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可能是沧海桑田,多少代以后,我们不可推想中国画会怎样,但是从艺术发展的规律上看,艺术从重客观到重主观精神表现,是一步步走向高级阶段,而中国画的艺术精神正是重“文如其人”、“画如其人”的个人优秀人格精神的表现,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多的艺术样式,甚至出现别样的材料工具,更进一步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是不会过时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庞大的民族,有着顽强的民族文化心理,有这样一个文化基础,中国画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